在陕招生代码:8112

普招信息

Unified Recruitment
    普招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招信息 -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首页标题位置报道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

    发布时间:2011/12/19 浏览:

     

    全文链接:http://www.snedu.gov.cn/moreNewsJyxx.do?id=8a8a8090344c543301345414fa93001d&id1=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美育效果好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审美理想的教育,在学生世界观的培养、文化的养成、德智体教育的渗透、弘扬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职校园文化中进行美育实践?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智育与美育相融并进”的美育理念,探索构建了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熏陶,以美育课程为载体,以多形式、多层次校园审美活动为依托,以校企文化实践为平台,砥砺技艺、追求真善美人生为特色的美育教育模式。

       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实践,该院在美育课程建设、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成省级美育精品课程1门,取得国家级艺术比赛集体奖8项、省级艺术比赛集体最高奖18项,荣获教研课题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2项,教育部简报以及《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等多家媒体对该院美教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美化校园环境陶冶人

       美育寓教育于丰富的文化中,寓教育于校园物质环境中,使行为主体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熏陶和感染。因此,校园是广大学生自我教育、感受美、润泽心灵、陶冶情操的平台,有助于学生用审美的价值体验对待校园与社会,让身与心、意与情协调发展,逐步从审美的校园生活氛围走向社会环境。该院积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构建了以行业文化为引导,由校园自然环境、视觉文化、人文环境组成的校园物质文化体系。

    优雅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熏陶和感染

       一是塑造自然景观,挖掘人文关怀。该院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有行业文化内涵为一体的校园优美环境。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别具艺术风格,“崇文楼、格物楼、至善园”等建筑命名和道路的命名处处体现人文底蕴,实验实训室设备设施、文艺活动场地、绿化状况和景点布置等错落有致,建筑上标注的鲜活的文字,散发出生命的光泽,这是物质与文化对接的最佳载体。

       二是完善形象识别系统,彰显视觉文化。该院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的静态符号传达了动态的校园精神内涵,以生动的造型和图像构成审美的视觉语言,学院的校徽、校标、稿纸、提袋、画册、校报、墙报、教材、光盘、校园网、学校产业产品等都印上具有人文色彩的无声文化标识,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传达校园文化理念,时时刻刻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三是吸收行业文化元素,树立职业榜样。该院除用职业教育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布置教学环境,“修机、修业、修身”、“追寻编码无限魅力”等具有职业特色的标语也展示在教室两壁。“企业文化长廊”、“优秀校友风采展”等在橱窗、板报的个性宣传,形成了“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学习动力,营造了学校无闲处, 处处熏陶人的氛围。

    开好美育课程启迪人

       高职学校的美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课堂教学或是进行文化活动等简单形式,也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技巧传授的层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使之成为一种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人格、丰富情感。

     

    实训中启迪学生

       一是智育与美育并进,建立审美教育工作新机制。该院审美教育工作有悠久的传统。改制升格后,根据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智育与美育相融并进”的审美教育理念,并逐步探索出“以特色美育精品课程为主体,较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为依托,蓬勃开展的群众性艺术实践为平台,运转顺畅的审美教育机制为保障”的审美教育创新发展模式,并形成了院级领导牵头主抓,艺术教育委员会总揽,艺术教育中心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推动审美教育蓬勃开展的工作机制。

       二是构建职业院校美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该院重视发挥美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以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目标,着力推进“基于职业教育的美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构建起了必修课、选修课、美育讲堂等相互补充的美育课程体系。自2005年起,该院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开设《美育与音乐鉴赏》,课程内容包括职业美学修养、艺术素养和实践教学三个模块,不仅包含美的概要、职业美等8个学习项目,还包括音乐、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11个艺术门类的学习项目,从而实现“审美教育与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的两个融合;同时,学院每学期面向全院学生开设《中国名画欣赏》、《乐理知识概要》、《芭蕾艺术》、《影视欣赏》、《形体修塑》等6至8门艺术选修课; “美育讲堂”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涉及美学、舞蹈、音乐、美术等多个美育、艺术领域。讲座内容深受学生喜爱,每年共计有1000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

       三是职业性与艺术性互融,带动美育纵深发展。该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参照,形成了“一个基础、两个追加”的课堂教育模式,即各专业以应用文写作、英语、艺术、体能课为基础,不同专业“追加”源自企业的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工作态度等岗位需求的“软性”课程,再把企业最新技术、设备、工艺等“硬性”要求“追加”到专业教材中,实现“育人”与“用人”的匹配性对接。在授课方法上,一方面“把艺术厅搬进课堂”,图、文、声、像并茂,营造生动可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一方面“把经典融入网络”,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授课效率,在美育课堂教学模式上构建了“实体课堂教学——网络自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带动了美育艺术活动的普及和向纵深发展。

    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人

       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应有别于传统的文艺演出和比赛,要让学生从艺术的欣赏者转变为艺术的表现主体。该院在实践活动方面,以体现职业性、艺术性、开放性、实践性为原则,立足学生职业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大众实践为主体,按照“社团引领,整体推进”的原则,以“三结合”形式,设计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活动。

     

    多彩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是艺术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该院以大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引导帮助学生自发建立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小组。学院艺术团现有成员800余人,下设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武术团、戏剧小品队、打击乐队、键盘乐队、书画社等8个二级社团。大学生艺术团26次参加国家、省级艺术汇演、比赛并受到表彰。其中,原创小品《民工父亲》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二是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每年3至5月份,该院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原创短剧小品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和比赛,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每年9月份定期举办迎新生专题晚会,这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自200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有冰岛国家合唱团、中央民族乐团、国家话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等来校访问演出。有声有色的群众性审美艺术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院师生的审美情趣,也在发挥娱乐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成为了学院师生员工自我教育、涵润心灵、陶冶情操的平台。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理论的指引下学以致用,积极参加创新创意类技能竞赛,激发其创造力。2005年11月,该院55周年校庆之际,恰逢教育部对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一台由师生自编自演的综合文艺晚会——“岁月如歌” 受到了上级领导、评估专家和广大师生的交口称赞。2005年以来,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技能比赛数百次,举办各类展览80余次,各类演出120多场,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0余个,获得全国创新创意技能竞赛奖项60余个,创作精品话剧、舞蹈、声乐等作品30余部,多次受到教育部、团中央及陕西省的表彰。

    构建能力平台砥砺人

       构建校企文化平台是服务于高职办学及其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高职院校在定位和构建校园文化特色的过程中要实行校企结合的模式,引入企业文化,突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态度的培养,使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和认知企业内涵,在毕业时不仅具备较强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迅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顺利地融入企业文化。该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从而不断夯实走入职场具备的“技艺”,培养真善美的生活态度。

     

    校企文化长廊 为学生融入企业文化

       一是多层面推进校企文化融合,自觉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在全院各专业必修课程《美育与音乐鉴赏》中增加“企业精神和形象之美”章节,让学生了解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的内涵、作用及美学特征,知晓融通企业精神对提升自我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由74家企业文化理念构成的“企业文化长廊”和由46名杰出毕业生组成的“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落户校园,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感知到企业文化的真谛;两周一期的“企业高管讲坛”、“优秀校友讲堂”,邀请一大批著名企业家、成功校友与同学们一起“讲成长,谋发展,论创业”,让他们在谈笑风生中近距离感受企业精神;大学生艺术团每年赴企业进行3至4场文艺演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企业实际,多层次的校企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借鉴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制度,把企业文化的精神纳入到艺术活动中,从而自觉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 

       二是搭建梯层职业能力训练平台,激发创新灵感。坚持深化“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我们构建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多层面、全过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内化学生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巧手打磨,感受“务实严谨、团结协作、创意创新”的职业精神,自觉激发潜力、迸发灵感,不断铸造技艺,把审美创造、技术革新、艺术设计等方面元素融入实践中。多年来,我们依托能力训练为平台,鼓励学生创新创意,每年开展的“CAD制图”、“钳工车工比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能竞赛多达20项,仅2009年就获得11个国家级奖项、39个省级奖项,尤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首届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学生毕业后顺利实现了角色转换,该院也两度被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次性就业率五年连续保持在97%以上。 

       三是培养审美态度,弘扬真善美人生精神。该院积极培养学生审美态度,充分发挥真善美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设计和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有计划地组织组织高职学生思想讨论,举办赏析爱国诗歌、书法、影视活动,评选校园先进人物,倡导爱心志愿行动等,将典型的教育学习形式与艺术文化、企业内涵相结合。

       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服务企业、工学相长”、“千名学生进社区”、“校企联姻庆五一”、“三走进”等主题活动中,学生逐渐树立“刻苦求知、扎根行业、贡献社会”的服务意识,不断砥砺自身成为具有健康个性、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他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向心力等价值取向引导实践行为,用人单位评价说,“陕西工院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社区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学生很可爱,是当代合格的大学生。”

       该院的审美教育工作,在执着的探索中不断前行,已经成为该院育人的鲜明特色,更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凝结。包括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宁夏小巨人机床集团等与学院有长期稳固合作的用人单位反映,该院毕业生不但技术好,而且有文化,懂生活,审美情趣高,发展培养潜力大。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学院将以文化“化”高人的素质,以艺术“养”高人的心境为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兼容和谐的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文艺养心,文化化人——使学生的精神和创造力发挥主导作用,除了具备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之外,还要善于用认识指导实践。当面对新事物新技术,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有着较强的渴望与追求,有着主观的意愿去学习和掌握,还能从革新者身上吸取经验、受到精神陶冶,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转变为喜欢自己做的工作,真正成为有锐意进取、追求真善美的当代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友情链接
      • 029-33152020 33152021

      • 4000298112

      • 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