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专业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代码:510103)
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10102)
二、测试形式
电子信息类1专业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采取面试操作方式进行。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高中同等学力人员职业适应性测试采取自我展示和问题回答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考生的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等环节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学习能力及对电子信息类1专业职业的认识来对考生的职业潜能进行整体的观察、考核与评价,满分值为300分。
“三校生”技术技能测试采取自我展示、回答问题和完成实操相结合的方法,以操作考试为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满分值为200分。
三、测试方法和内容
(一)测试方法
测试主要通过自我介绍、自我讲述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考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准备,接受面试,时间15分钟;
2.面试人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3.考生首先需要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3分钟,含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
4.考生阐述对报考学校和报考专业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时间为2分钟;
5.普高考生通过电子信息类1专业及职业认知题目,回答问题展示对今后的学习目标及对未来的规划,时间为10分钟。“三校生”通过完成实操考核内容,时间为10分钟。
(二)专业及职业认知(任选两题提问)
1.谈谈你认为的电子信息类1专业是什么?
2.你认为电子信息类1专业能干什么?
3.请谈谈你对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政策的看法。
4.你为什么会参加高职分类考试?
5.谈谈对我校的认识及报考我校的理由。
6.你希望你所报考的专业能教你怎样的知识。
7.你在自我介绍中谈到的兴趣爱好和你所选的电子信息类1专业有何关系?
8.你自己对学习电子信息类1专业之后职业的规划是怎样的?
(三)专业及职业能力(任选两题实操考核)
1.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万用表各功能档位的识别;
3.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
4.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值;
5.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
6.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
7.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的正弦波信号,读出周期、频率、VP-P等参数。
四、评分标准
序号 |
测试内容 |
分值 (普高生) |
分值 (三校生) |
评分 |
模块一基本职业素养(普高生150分,三校生50分) |
1 |
衣着整洁,仪表得体 |
10 |
5 |
|
2 |
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得当 |
10 |
5 |
|
3 |
行为举止稳重,端庄大方 |
10 |
5 |
|
4 |
能够较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应变能力 |
10 |
5 |
|
5 |
口齿清楚,语速适宜,表达准确,简洁、流畅 |
10 |
5 |
|
6 |
善于倾听、交流,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20 |
5 |
|
7 |
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积极,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
20 |
5 |
|
8 |
思维清楚,条理清晰,有逻辑性 |
20 |
5 |
|
9 |
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
20 |
5 |
|
10 |
具有一定的情绪调节和自控能力,不偏激,不固执 |
20 |
5 |
|
模块二基本职业能力(150分) |
11 |
有较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准确判断自己的优势、劣势 |
25 |
10 |
|
12 |
拥有较强的学习力,能理性接受他人观点 |
25 |
10 |
|
13 |
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
25 |
10 |
|
14 |
思考过未来职业方向,与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相匹配 |
25 |
10 |
|
15 |
有适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的特长 |
25 |
10 |
|
16 |
能完成必要的职业能力项目实操 |
25 |
100 |
|
合计 |
300 |
200 |
|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提前30分钟到达职业适应性(技能)测试考场外候考,带齐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到达考场必须保持安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按照顺序进行抽签、备考。